《四川党的建设》关注宁西公司党建优秀经验做法
四川宁西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宁西公司”)于 2021年11月27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注册成立,主要负责S71西昌至宁南高速公路(以下简称“西宁高速”)项目建设、运营管理等工作。宁西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围绕企业生产经营、项目建设、创新创效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,以“146”党建工作法夯实党建基础、提升党建质量,跑出西宁高速项目建设“新速度”,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“一个中心”,打造党建名片
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重要部署以来,宁西公司坚持担好主责、抓好主业、当好主角,积极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。以“‘宁’心聚力·筑梦‘西’望”为中心,以“凝心聚力筑党建希望、凝心聚力筑廉洁希望、凝心聚力筑建设希望、凝心聚力筑群团希望”为4个主抓方向,延伸打造“铸魂新力量”“强基新力量”“墩苗新力量”“安全新力量”“融合新力量”“科创新力量”六大创新模式,特色党建实践入选《2024 年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优秀论文集、最佳实践案例汇编》。未来,宁西公司将继续深化党建实践内涵,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,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。
创新“四个方向”,筑牢战斗堡垒
宁西公司党委树牢“围绕业务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“一盘棋”思维,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、部署同步、工作同力。“凝心聚力筑党建希望”以“强党建”为核心,将“引领方向”始终贯穿于公司党的建设,加快推动党建“融入中心、融入业务、融入教育、融入日常、融入廉洁”。“凝心聚力筑廉洁希望”围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将“清正廉洁”始终贯穿于公司党风廉政建设,实施地企廉洁共建,开展普格代表处廉洁文化示范点建设,推动打造公司廉洁文化品牌。“凝心聚力筑建设希望”将“匠心筑路”始终贯穿于公司项目建设,聚焦精于工、匠于心、品于行,分步拆解、稳步有效推进工程建设,凝聚项目攻坚合力。“凝心聚力筑群团希望”将“关心关爱”始终贯穿于公司群团建设,把准“职工素质提升”“员工关爱行动”等重点工作,解决实际问题、凝聚群团力量。
发挥“六种力量”,激活发展动能
宁西公司党委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理念,遵循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、务实求效原则,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把稳党建引领发展前进航向,激活高质量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。
以“铸魂新力量”加强思想政治建设。突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,通过“四学”模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80余次,发放学习教育读本 300余册,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,面向公司机关、各联合临时党组织全体党员讲授专题纪律党课9次,覆盖 300余人次,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。
以“强基新力量”夯实改革发展基础。按照“工作项目化、项目清单化、清单责任化、责任时限化”要求,将年度重点工作分解细化为8类25 项具体任务,健全完善党建责任考核体系。围绕项目建设、降耗增效等重点工作,联合西宁高速14个参建单位,共同创建 24 个党员先锋岗、9 个党员突击队,组织“隧道攻坚”党员突击队 43次深入大箐隧道解决隧道超长反坡排水施工难题。
以“墩苗新力量”抓好干部人才培养。规范机构设置,严格逗硬考核,“一人一岗”差异化签订目标责任书,实现班子成员契约化考核全覆盖;完善薪酬分配方案和激励机制,实行全员绩效考核,鲜明“重业绩、强激励、硬约束”的导向作用。加强年轻干部实践提能,打造“青蓝1+3”培育计划,推荐青年干部到基层开展“接地气”式培养,推行多部门人员工作岗位轮换机制,在项目攻坚战场、改革创新前沿发掘人才、培养人才。
以“安全新力量”筑牢安全生产屏障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与环保责任,制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、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等4项清单,承办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政企联动抗震防汛救灾综合应急演练,首次引入安全中心咨询服务机构,构建PDCA安全管理模式,优化弃渣场选址、勘察设计,成功获批2024年全省首条山区在建高速项目水土保持变更。
以“融合新力量”助力西宁高速建设。以“融合引领发展”的党建定位,把“党建+”作为助推中心工作“升级补钙”“强身健体”的头号工程,在项目建设一线建立起3个联合临时党总支、7个联合临时党支部,召开联合临时党总支会议8次,高效推进设计变更、工期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 25次,实现现场管理“一竿子插到底”,形成“党建中心、业务融合、难题共解、经验互享”的良好机制。
以“科创新力量”激发改革创新动能。搭建西宁高速创新中心,蓄势打造科技人才培养高地,扩大机械智能设备的覆盖范围,搭建涵盖隧道监控、监测实时预警、检测数据实时上传、无人机巡航等板块的建设调度指挥中心,协作流程简化25%、协同效率提升40%;采取轻型钢混组合梁桥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,探索路基填方边坡植生袋防护的应用,以科技创新技术手段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。